医生收回扣现象深度调查:多地屡禁不绝,新型高端药品是高发区(2)

  某肿瘤医院一位医生说,肿瘤治疗领域拿回扣现象相对严重,治疗肿瘤周期长,所用的药物都比较昂贵,药企多是“带金销售”;此外做肿瘤基因检测的患者也多是由医生介绍检测企业,医生会从中收取回扣。

  重拳打击之下,医疗回扣还出现了新形式。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科研办副主任陈秋霖说,互联网医疗的合规化为药企打通了线上市场,以药养医问题从线下转移到线上,通过“带金销售”导致过度开药。

  有医疗行业人士告诉记者,现在医药代表与医生之间的利益输送更加隐蔽。“过去是直接送钱,现在是送服务——大专家出门时车接车送,请客吃饭时帮着结账,大专家的亲友有了困难帮助解决。”

  医疗行业回扣缘何“禁而不绝”?

  医疗回扣现象由来已久,从中央到地方也一直不乏治理之策,但为何这一乱象始终难以禁绝?

 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当前国内药企间存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,拼不了技术就只能拼市场,推动了营销费用走高。特别是一些辅助用药和检验项目,属于可开可不开,为了增加销量,就只能通过给医生回扣的模式销售。“一个企业送了,别的企业也要立刻跟进,都争着给医生送钱,慢慢地大家都这么干。”

  同时,医疗系统关键岗位权力集中且缺乏有效监管也导致回扣难以禁绝。多位受访者表示,在集采实施之前,医院各科室是药品从生产到进入药房的必经之路,科室负责人通常拥有主导甚至是绝对话语权,因此是医药代表猛攻的对象。

  “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重视程度不够、监管流于形式,是医疗系统的通病。”一位业内人士说。

  此外,不少业内人士认为,医生往往工作量大,还面临高风险,相比之下收入却并不高。“医生的收入与付出不相符,导致部分医生会通过一些‘非正常途径’获取收入。”某三甲医院的医生表示。

  整治药企违规营销 保持医疗领域反腐高压态势

  近年来,从国家到地方,持续对各种医疗腐败进行整治。

  2020年7月,国家卫健委宣布,新一轮药企违规营销专项整治开始,重点整治医务人员收取回扣、药企违规营销等行为。

  去年,国家医保局推动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,涉及医药商业贿赂等7种失信行为的医药企业将被纳入失信“黑名单”。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有关负责人说:“医药企业对于回扣个案的罚款往往不敏感,但给予回扣会导致其丧失进入集采市场的机会,就会产生强大的震慑效应。”

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药品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,在遏制医疗回扣中发挥了有效作用。随着越来越多的药品、耗材被纳入集采范围,医疗回扣的生存空间将大大缩小。

  采访中,不少医疗从业人士表示,治理医疗回扣现象,还需统筹考虑、多管齐下。“要提高医生的薪酬待遇,让他们的正常收入能够体现自己劳动的价值。”山西白求恩医院院长吴华说。

  此外,陈秋霖等专家建议,紧盯关键环节廉洁风险,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筛查、防控,对顶风违纪违法的,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,持续保持医疗领域反腐高压态势。

相关推荐
新闻聚焦
猜你喜欢
热门推荐
返回列表
Ctrl+D 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,全面了解最新资讯,方便快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