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时,我就留了个心眼,开始到其他公司投简历。这事被领导知道后,他开始给我画各种大饼,比如公司很看好我的发展、转正了加薪、公司有很多大项目会让我参与等。”兔子说,就这样,他又继续拿着几百元的工资工作了6个月,然而等他醒悟过来时,领导又改口了,告诉他要认清形势,年轻人不要想那么多,能找到一个地方上班已经很不错了。甚至最后还威胁说自己知道兔子将要面试的那家公司,一个电话就能让兔子去不成。
北京白领刘丹(化名)则在职场遭遇了“工作狂”领导,要求下属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工作,做不完就加班,而且是长期持续性的。
“派的工作量永远超出一个正常人所能完成的工作量。做不完,他就斥责我们效率低、不负责。拼命加班本来就很累,还经常遭受语言暴力,既累身又累心,让我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了。”刘丹说。
关系落差忽视平等
六成白领遭遇PUA
在调查中,《法治日报》记者还发现,网络上流传着一些反PUA的帖子或者书籍。通过网络搜索发现,知乎、豆瓣等论坛有大量关于“如何反职场PUA”“职场反PUA修炼手册”等。这些帖子大多都通过描述职场PUA的特点及表现来提醒新员工不要被领导套路。
《法治日报》记者在QQ群以“员工培训”“领导培训”等关键词进行搜索,发现有大量各行各业的培训群。《法治日报》记者随机加入了一个相关的QQ群,其群公告写着“感恩”“心灵”“激情”等词语。
从该群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到,里面的内容和资料几乎都是与喊口号相关的,如“你们想不想成功?”“想!”“非常想!”“你们做的每一件事都会离成功越来越近”等。群管理员通过灌输一些伪逻辑、伪知识等话语,将特殊情况普遍化、复杂问题简单化、进行不当的因果联系以及违背事实的假设等。同时,该群还会定期举办培训网课,主要讲一些励志的、成功人士的故事。但这些故事为了传播效果,夸大其词,甚至故意隐瞒部分事实,只讲述成功的传奇故事,而让培训的人忽略了成功背后的各种因素。
智联招聘发布的《2020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调研报告》)显示,63.65%的受访白领都遭遇过职场PUA。由于工作强度大、竞争激烈,商业服务行业和金融行业已成为职场PUA的重灾区。
根据《调研报告》,职场PUA现象较为普遍,超过6成的受访者都有过相关遭遇,而职场PUA主要体现在画饼利用、美化压榨行为要求感恩、安排不合理的工作内容等方面。
《调研报告》分析称,不同年龄段的白领经历的职场PUA,套路也有所差异。90后、95后年轻白领群体,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和判断力,容易成为职场“画饼利用”的垫脚石,并且常常被迫喝下“这是为你好”的鸡汤。
实际调研中,超过六成的年轻白领承认此类现象的存在。对于年长白领来说,丰富的阅历和职场经验让他们对“大饼就鸡汤”见招拆招,而“不停的打击和否定”,成为中年白领遭遇职场PUA的主要形式。
“职场中,上下级之间存在职务差别、并非完全对等的关系,这种关系落差导致对人格平等的忽视,成为职场PUA的根源。‘职场PUA’一词虽为新生网络热词,但这种情况在雇佣关系中长期存在。”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强在接受《法治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说。
据李强介绍,近年来,我国经济高速发展,市场竞争加剧,而许多企业文化与制度建设的慢半拍造成了高压的工作环境。过度崇尚“狼性文化”“奋斗哲学”的企业文化大行其道,企业管理者以成功者姿态对社会洗脑,让职场PUA等问题更频繁地暴露出来,也助长了此类风气的蔓延。
普遍选择辞职逃离
维权之人寥寥无几
遭受职场PUA的小云最后选择了裸辞,同时还认真复盘了自己的工作内容,重新修改简历,在辞职15天后找到了一份新工作。
不过,并非每个职场PUA的受害者都如此明智或者幸运。
不少受访的职场PUA受害者坦言,自己并不了解职场PUA,而且经受过职场PUA的折磨,大多数人开始抵触工作,对自身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、自我否定,觉得自己一事无成,甚至引发抑郁症。
“这就是工作”“忍一忍就好了”——这是很多受害者在遭遇职场PUA后的想法。
《调研报告》也提道,面对职场PUA,66.42%的白领选择离职逃避、“走为上策”;52.98%则会向同事吐槽宣泄;还有44.01%选择忍气吞声。
相较于以上的“不作为”,26.88%的白领则选择与上级正面交锋,6.49%会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公开爆料。
调查显示,越年轻的白领越倾向于向同事倒苦水,95后的这一比例高达57.67%;70后和80后“直怼”上级的比例超过3成。
04-07 来源:网络整理
10-12 来源:网络整理
10-14 来源:网络整理
10-19 来源:网络整理
10-29 来源:网络整理
11-03 来源:网络整理
11-04 来源:网络整理
12-10 来源:网络整理
12-15 来源:网络整理
12-17 来源:网络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