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开店的目的,是不想开店” 国民美食沙县小吃的现代化“闯关”(2)

  杨兴忠说,历届县委、县政府坚持把沙县小吃当作大产业来抓。“事实上,小吃门店都在外地,沙县几乎收不了一分钱的税。坚持投入的目的,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富起来。”

  1997年5月13日,沙县召开了会议,明确将沙县小吃作为支柱产业发展。从此沙县小吃从民间自发成长阶段,步入了政企民共同推动阶段。

  福州是沙县小吃对外拓展业务攻下的第一座“堡垒”。1998年,沙县小吃大量入驻福州市,但因为不熟悉,当地市民进了店都不知道该吃什么。

  收到小吃业主的反馈意见后,沙县政府第二年就在福州举办了沙县小吃文化节,并邀请大量媒体到现场报道,让沙县小吃的特色广为人知。没过两年,沙县小吃就开遍福州市几乎每一条巷子。

  沙县小吃在外拓展的成功,引起福建省高度重视。1999年起,福建省领导先后两次对沙县小吃发展提出明确要求:“应当认真总结,加强研究和培训,深入挖掘小吃业的拓展空间”“加强以沙县小吃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,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”。

  受到鼓舞的沙县小吃走上快车道,到2002年,仅福州、厦门两座城市的沙县小吃店,就达到了7000多家,省内市场几近饱和。

  此时,沙县政府又开始考虑,小吃能不能出省?出省后的第一站应该在哪儿?

  经过反复讨论,目标定在了上海。

  这一目标暗藏着沙县小吃的“野心”:如果在上海能站住脚,不仅能往北扩展,还可以待机走向世界。

  在上海拓展业务远比福州难。2002年5月,沙县政府在上海租了两套商品房,张鑫和几名干部开始长期住在上海做推广。

 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大街小巷去找合适经营沙县小吃的店面,回来把信息贴到小吃办事处的墙上,让所有想在上海开小吃店的业主都能看到,解决异地开店人生地不熟的问题。

  这项工作十分不易。在上海,能坐车抵达的大街早就没有适合的店面。张鑫等人只能人手一张上海地图,迈开双腿钻到小巷里去找,每走过一条小巷,就在地图上做一个记号。

  一连7个月,张鑫和同事们几乎每天早上8点出门,晚上10点回来,不知走坏了几双鞋,“扫”遍了大半个上海。“扫荡”颇有成效,到2003年,上海已经有700多家沙县小吃。

  协助拓展市场,只是多年来沙县政府支持小吃业发展的一个剪影。实际上,因为市场每年都在变化,沙县政府每年都会总结经验,出台一份沙县小吃发展意见,定好第二年的发展方向。

  俞广清回忆,他曾经和到访的县领导提了一句“想加大宣传”,没想到不久后,县政府就联系影剧团和电视台,拍了电视剧,并把当时最火的综艺节目《同一首歌》请到沙县。

  沙县政府制定了小吃业“一事一议”的制度。沙县小吃业内发生了任何事,相关责任人要马上汇报到县主要领导,随后召开务虚会、研讨会。无论是县领导,还是普通百姓,谁都可以提意见。

  沙县还建立了完备的机构体系,不仅在县一级成立小吃办、小吃业发展服务中心,而且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小吃办,每个城市都有小吃联络处,很早就做到了把信息“收上来、传下去”。

  食品安全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。沙县政府不仅每年要请各地食药监部门给小吃业主们上课,而且年年春节都要召集返乡的小吃业主开座谈会,进行食品安全宣传。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得如何,早已是对乡镇主官的重要考核项目。

  “政策推动过程中,老百姓能不能得到实惠,是最重要的。所以沙县支持小吃业主的政策都不是闭门造车,而是先看老百姓的需求和关注点是什么。政府的工作是根据老百姓的反映去破题、去帮助。”张鑫说。

  今年疫情初期,全国餐饮店大面积歇业,一度有数万名沙县小吃从业人员滞留在家。对此,沙县很快出台了支持小吃业主共渡难关的十条措施,其中最体现“雪中送炭”的,是由沙县农商行授信3亿元贷款,为不少小吃业主后续复产复工提供了保障。

  20多年来,沙县小吃得到了福建省各级党政部门的关心和帮助。仅沙县就已制定40多份促进小吃产业发展的文件,免费为23203人次提供经营管理和制作技艺等培训,为解决启动资金难题共发放小吃贷款5.32亿元,并针对贫困户成立了精准扶贫担保基金。

  繁荣背后:“开店的目的,是不想开店”

  夫妻二人,轮流休息,每天从清晨五六点开店到凌晨一两点,是最经典的沙县小吃“夫妻店”经营模式。正是这种起早摸黑的高强度劳动,造就了沙县小吃“低价打天下”的传奇,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弊端。

今日热点

特别推荐

小编精选

相关推荐
新闻聚焦
猜你喜欢
热门推荐
返回列表
Ctrl+D 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,全面了解最新资讯,方便快捷。